Siven's Corner

读《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》

最近在读《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:从模型及动力机制来思考现象》一书,书中提到了深度思考的方法,在此记录一下。

深度思考的步骤:

  1. 建立模型:梳理关系。
  2. 解读动力机制:随着时间,指标的变化。
  3. 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:寻找切入点改变和调整模型。
  4. 行动,从实践从获取反馈:实践中验证,接受反馈,进一步调整优化。

模型的 5 个要素

  1. 输入源:投入模型中的要素,比如在工作中投入的自己的时间及掌握的技能。
  2. 输出点:是指模型产生的成果,比如为顾客提供的服务、向上司提交的报告等。
  3. 竞争关系:指在输入及输出等方面互相竞争的对象,工作中,狭义上是指公司同事,广义上还包括从事同一工作的其他公司的人。
  4. 合作关系:指在一起可以互补或协作的对象,比如上司与下属及其他支援部门的关系。
  5. 影响者:指间接对模型整体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,比如社长、人事部长等

深度思考的训练方法

  1. 从报纸杂志的报道标题开始联想:根据标题自己推测内容,然后再去看报道的视角与自己的推测是否一致,重点是视角而不是内容。
  2. 增加“思考的雏形”:积累不同的模型,拓展思考的宽度和深度。
  3. 让思维可视化:图形更容易理解和发现模型的缺陷。
  4. 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碰撞:锻炼讲故事的能力,把你的模型完整易懂的表达出来;吸纳对方的不同意见,可以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观点
  5. 磨炼历史观:从历史中学习知识用以思考当前问题的思维方式,与捕捉本源动力的能力,以及扩展视野、提升视角的能力息息相关。
  6. 解决无解的问题:尝试解决无解的问题。越是难解的问题,越是最好的老师。换言之,就是要思考“本质上很难”的问题。

#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