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焦距和景深范围
一。概念对比
项目 | 超焦距 (Hyperfocal Distance) | 景深范围 (Depth of Field) |
---|---|---|
定义 | 在某一光圈和焦距下,从这个距离对焦时,画面从一半超焦距到无限远都在清晰范围内 | 在当前对焦距离、光圈和焦距下,前后可接受清晰的范围 |
对焦方式 | 特殊地对焦在「超焦距位置」 | 任意对焦距离都可以产生对应的景深 |
与远处成像关系 | ∞ 会在景深范围内 | 远处是否清晰视实际对焦点而定 |
二。超焦距
2.1 超焦距的计算公式
$$ H = \frac{f^2}{N \cdot c} + f $$
- $H$:超焦距(单位:mm)
- $f$:焦距
- $N$:光圈值
- $c$:容许弥散圆直径(根据画幅而定)
当你对焦在超焦距 $H$ 上时:
- 你的 景深范围为:
$$ \text{景深} = \left[\frac{H}{2}, \infty\right) $$
也就是说,景深从超焦距的一半到无限远。
2.2 视觉效果的联系
情况 | 景深范围表现 |
---|---|
对焦 < 超焦距 | ∞ 不在景深内,远景可能模糊 |
对焦 = 超焦距 | 最远清晰到 ∞,前景从 H/2 开始清晰 |
对焦 > 超焦距 | ∞ 仍在景深内,但前景模糊变多 |
所以 超焦距就是为了最大化景深远端(特别是无限远)的一种对焦方式。摄影师常在风景摄影中使用它,以确保画面前中后景尽可能都清晰。
2.3 图示关系

2.4 实际应用场景
- 街拍、风光摄影:对焦在超焦距,不用担心远处虚焦。
- 手动对焦/预设焦点拍摄:设置对焦距离为超焦距,适应快速场景。
三。景深范围
景深范围(Depth of Field, DOF)表示在照片中被认为“清晰”的前后距离范围。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计算:
3.1 景深计算公式(标准模型)
我们先定义一些变量:
- $f$:焦距(mm)
- $N$:光圈值(f/数值)
- $c$:容许弥散圆直径(Circle of Confusion,单位 mm)
- $D$:对焦距离(mm)
超焦距公式
$$ H = \frac{f^2}{N \cdot c} + f $$
景深前端(前景界限)
$$ D_{\text{near}} = \frac{H \cdot D}{H + (D - f)} $$
景深后端(背景界限)
$$ D_{\text{far}} = \begin{cases} \frac{H \cdot D}{H - (D - f)}, & \text{if } D < H \ \infty, & \text{if } D \ge H \end{cases} $$
景深范围
$$ \text{DOF} = D_{\text{far}} - D_{\text{near}} $$
3.2 CoC(弥散圆)取值参考
不同画幅的 CoC 取值大致如下:
画幅类型 | CoC 容许弥散圆直径(mm) |
---|---|
全画幅 | 0.03 |
APS-C | 0.019~0.02(常取 0.02) |
M4/3 | 0.015 |
3.3 示例计算
- 示例参数:APS-C,焦距 35mm,光圈 f/8,对焦 2m
- 焦距 $f = 35$ mm
- 光圈 $N = 8$
- 对焦距离 $D = 2000$ mm
- CoC $c = 0.02$ mm
步骤:
1. 超焦距:
$$ H = \frac{35^2}{8 \cdot 0.02} + 35 = 7691.25 \text{mm} $$
2. 近端:
$$ D_{\text{near}} = \frac{7691.25 \cdot 2000}{7691.25 + (2000 - 35)} \approx 1593 \text{mm} $$
3. 远端:
$$ D_{\text{far}} = \frac{7691.25 \cdot 2000}{7691.25 - (2000 - 35)} \approx 2686 \text{mm} $$
4. 景深范围:
$$ DOF = 2686 - 1593 = 1093 \text{mm} $$
所以,景深从约 1.6m 到 2.7m,总范围约 1.1 米。
3.4 小结
1.根据焦距、光圈、CoC 计算超焦距 $H$
2.根据对焦距离 $D$ 和超焦距 $H$,计算前后景深边界
3.得出完整景深范围
四。好物推荐
一个在iOS上计算超焦距和景深的APP,十分好用,并且免费。作者的开源仓库地址,苹果商店对应的应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