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《分析与思考》
阅读本书整理的一些零散的知识点,帮助自己理解一些基础的概念。
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
维度 | 股权投资 | 债权投资 |
---|---|---|
收益 | 不固定(可能高回报) | 固定利息(收益稳定) |
风险 | 高风险(本金可能亏损) | 低风险(违约时可能损失) |
权利 | 股东权利(投票权、分红权) | 无经营权,仅债权请求权 |
清偿顺序 | 公司破产时最后受偿 | 优先于股权受偿 |
期限 | 无固定期限 | 有明确到期日 |
金融的本质
- 为有钱人理财,为缺钱人融资
- 融企业的核心要义就在于信用、杠杆、风险三个环节,要把握好三个环节的度
- 一切金融活动的目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
金融产品创新的方式
1.高息揽储
方式:以高于市场平均的利率吸引短期资金,快速扩大资金规模。
案例:
- 某民营银行的“智能存款”:
宣传“活期存款利率 5%”(远超普通存款),通过底层对接高收益资产(如非标债权)实现高息。实际是短期资金滚动续接长期资产,若后续资金流入不足,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。
风险:高息不可持续,易引发挤兑。
2.刚性兑付
方式:隐性承诺“保本保收益”,消除投资者对风险的担忧。
案例:
- 信托公司的“预期收益型产品”:
某房地产信托计划说明书标注“预期年化 8%”,虽合同写明“不保本”,但信托公司通过自有资金垫付或借新还旧维持兑付,形成刚性兑付预期。
风险:扭曲风险定价,积聚系统性风险(如中植系暴雷)。
3.资金池
方式:将不同期限的资金混合管理,通过期限错配赚取利差。
案例:
- 银行理财的“滚动发行”模式:
发行 1 年期理财产品(成本 4%),资金投向 3 年期城投债(收益 6%),到期后发行新产品兑付旧产品。依赖持续资金流入维持流动性。
风险:一旦新资金中断,可能引发连锁违约(如 2013 年“钱荒”)。
4.错配
方式:资金来源短期化,资产投向长期化,利用时间差套利。
案例:
- P2P 平台的“活期理财”:
用户可随时赎回“活期宝”(宣称年化 7%),但底层资产是 3 年期小微企业贷款。平台用新用户资金兑付旧用户提款,本质是庞氏骗局(如“e 租宝”事件)。
风险:极端依赖流动性,崩盘风险极高。
5.通道
方式:借助第三方机构规避监管,层层加杠杆,可能把债权变成股权,就可能产生底数不清的资金流。
案例:
- 券商资管计划作为“通道”:
银行 A 想绕开信贷投向限制,通过券商资管计划(通道)向房地产企业放贷。券商收取 0.1% 通道费,不承担风险,但银行实际风险敞口放大。
风险:杠杆叠加导致风险传染(如 2015 年“伞形信托”清理)。
6.嵌套
方式:多层级产品结构,优先劣后分级掩盖真实风险。
案例:
- 私募基金“优先劣后”结构:
某地产基金募资 10 亿元,分为:- 优先级(8 亿,年化 6%,卖给散户);
- 劣后级(2 亿,开发商自持,最后承担损失)。
通过“抽屉协议”承诺优先级安全,实际风险被隐藏(如安信信托暴雷案)。
风险:信息不透明,劣后级可能血本无归。
货币的锚定物
锚定类型 | 价值基础 | 典型案例 | 优缺点 |
---|---|---|---|
物质锚定 | 黄金/商品 | 金本位美元 | 稳定但缺乏弹性 |
汇兑锚定 | 外币储备 | 港元、沙特里亚尔 | 贸易便利但被动 |
信用锚定 | 国家信用与政策 | 现代法币 (美元、欧元) | 灵活但依赖政府信誉 |
摘录文末的一段话
在几十年的经济管理和研究经历中,我总结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范式:“问题—结构—对策”。面对各种问题时,先研究问题、分析问题,找到问题结构性的、体制性的、机制性的、制度性的短板,通过改变问题的联系方式、边界条件,使得问题朝着理想的方向和预期的目标转化,问题基本上就迎刃而解了。上述方法也是我一系列书籍、文章、演讲的核心分析方法。